文、陳笠
高速鐵路以其速度快、運能大、能耗低、污染輕等一系列的技術優勢,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需求,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國比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更需要高速鐵路。但是,隨著中國進入“高鐵時代”,其票價、成本及可能引發的債務危機等也使高鐵建設成為關注。如何降低成本,提高運載量?國民有需求,市場有需求,經濟發展也有需求。中國高鐵舒適、準點,讓中國高鐵載客量提升和利潤翻倍是符合國家一帶一路的總體戰略目標。一、因地制宜,有效提高車廂空間的利用率
中國內陸深廣、人口眾多。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乘坐火車旅游的需求不斷增加,每逢春運、“五一”、“十一”黃金周,全國各大車站人流如織,一票難求。如何解決大規模人口流動問題,最安全、最快捷、最經濟、最環保的交通方式是高速鐵路須考量的課題。
一是建議增加車廂載客量,是高速鐵路持續發展的首要選擇。高速鐵路的首要特征就是速度快,其次耗電量大(300公里火車耗電可能達到100公里速度的3-4倍)。相應其載量就顯得尤其重要,車廂內的空間應該是非常寶貴的。但現有的高鐵車廂內的空間浪費很嚴重,每個車廂浪費的空間比例占三分之二以上。而乘長途車的旅客應該不會在乎否能很方便在車廂內走動,在乎的是座位是否舒服。如果能夠經過科學計算,對車廂空間的采用蜂巢式2-3層座位設計,使乘客能夠坐的更舒服,載客量是現在的兩倍以上,而且不影響動力載重,成本低回收快,解決運輸旺季一票難求的現象。
二是建議降低票價門檻,提高競爭力。中國高鐵要受益于龐大的人口基數,相應其客流量應該非常樂觀。目前高鐵速度是飛機一半,車票也應該一半。尤其是千辛萬苦搞好的高鐵耗能很高,更應想辦法在增加載客量上下功夫,通過吸引客流量來降低票價,提高競爭力。廣州至北京的高鐵,無論是時間或者是價格,都不能夠和飛機進行競爭。而增加載客量也許是一種辦法,科學的座位設計應該可以讓他們很舒服呆5-10個小時,比擁擠的飛機雖然待長了一倍的時間,但更舒適準點,并且可以促使客運方式重新分配。與公路和航空運輸相比,高鐵在多項技術經濟指標中應該明顯優勢,尤其在速度和價格方面,高鐵是性價比最好的運輸方式。
二、優化管理,大力發展低成本的短程通勤客運
中國區域廣,但人口基數差異非常大,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道路交通設施發展不平衡。只有在各區域之間構建起科學合理、運力強大、方便快捷的鐵路、公路等快速通道,實現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動,才能更好地把欠發達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適應城鄉和區域間的統籌發。
一是需優化結構,降低營運成本。中國現有的高鐵站基本上是完全獨立的,而且遠離城市周邊,也遠離現有的汽車站、火車站。乘客出行乘坐高鐵及換乘另一種交通方式時既不方便,也不快捷,僅依靠出租車,造成不能夠依靠現有的普通火車、汽車進行乘客的互補。例如:石家莊有個高鐵站與正定機場建在一起,但這個是高鐵替飛機場集客而已。但可以從中吸取經驗,進行優化調整,與大城市旁邊的火車、汽車站共通,讓普通鐵路、汽車替他集客,這樣可以增加高鐵載客量。另一個是高鐵停靠站過于頻繁,資源浪費嚴重。目前從深圳到廣州中間停靠3個站,珠海至廣州停靠近10個站,而長沙附近的株洲、衡陽、耒陽基本上每趟車都停,形成公交車式的高鐵。300公里時速的高鐵停靠一次需浪費多少能源?歐洲是一個小時才停車一次。可以采取蛙跳的方式,200-300公里停靠一次,不僅可以節能降耗,還可以使運輸結構更趨于合理化,也會促使鐵路、公路和航空提高服務質量,提高性價比。
二是需強化集客力,凸顯高鐵地位和作用。舉一個集客力的例子,香港房屋容積率10-20倍不塞車,廣州3-4倍塞車。香港依靠地鐵,但香港地鐵沒有廣州密,香港每個地鐵站都有20條小巴路線替地鐵集客,小巴是微血管,地鐵是大血管。而且香港地鐵老早就利用大數據,統計乘客在每一種時間的資料,所以香港地鐵從來不會太滿,或者是沒有人。在瑞士與德國,城市間高鐵與普通火車均在同一個軌道上,因為軟體好,互相不干擾,而且完全不誤點。建議利用大數據,從時間、地點及客人數量與流量上進行采集,實現以高鐵為紐帶與動脈的地位和作用,來決定如何進行運營管理。
三是需改進軟體設計,完善車次與人員的數據結構。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不僅為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而且帶來了生活方式的改變,贏得了廣泛贊譽。但部分車次非常熱門,一票難求,另一部分則出現空座率近50%。如深圳至廣州可能是因為班次密集,銷售都是在30分鐘以后的車票,但90%客人都是提前上車,造成車廂內座次秩序混亂,也增加了列車運行不穩定因素,還常常誤點。如能在收集大數據的前提下,改進軟體設計,開發出快速統計空位、供購票及售票人員參考,乘客能實時查詢車次與座次情況購票乘車。購票后則快捷達到乘座的指定位置,可有效緩解部分車次的一票難求或大面積空座率的發生,高鐵工作人員也無須查票即能準確掌握每節車廂內乘客的乘坐情況。
四是精準新時空,快捷共享資源。臺灣高鐵已經開發出利用電磁波讀取客人車票訊號,在不需要打擾客人情況下電子查票。而中國高鐵沿途驗票依靠列車乘務人員對乘車旅客依次查票,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這種方式既不科學合理,也影響乘客的休息。珠海精準科技成立于1989年,二十幾年來,該公司始終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技術領先,基礎雄厚,擁有頂尖的研發團隊,累計申請科技專利1500多個。近年來,開發出智能型電軌車交通網絡系統,這個系統可以讓客人上車以后利用確認獲取空位的機會同樣達到電子驗票的目的。利用LCD屏幕與光感應器,了解與統計車廂座位是否有人,效率非常高。同時在火車頭安裝DPS或北斗導航系統,可以統計每個火車位置與預測到達下一個車站的時間。
三、進軍世界,中國高鐵的商機和潛力
高鐵由于它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歐洲、北美洲和亞洲等許多國家和地區紛紛興建、改建或規劃修建高速鐵路。中國高鐵由于在國內發展迅猛,修建及運營管理經營豐富,同樣信心勃勃,急于走出國門,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初露鋒芒。中國高鐵雖然硬件總體不錯,但還有很大改善空間,應該把中國高鐵奔馳化,讓中國高鐵變成最豪華,最環保,最舒服的火車,而不是最便宜的。
高鐵的升級符合國家一帶一路的總體戰略目標。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有信心去努力,中國高鐵完全有條件有能力達到提升目標。